央行数据显示,2024年末,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为13.56万亿元,一年增加4125亿元,而2023年全年仅新增1900亿元。作为信贷投放主力军,六大国有商业银行2024年房地产业对公贷款规模达到4.45万亿元,一年新增逾3500亿元。
然而,提前还贷与市场压力下,个人住房贷款规模仍在持续“缩水”。据央行数据,2024年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7.68万亿元,同比下降1.3%,这使得全年房地产贷款余额同比下降0.2%。六大国有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共计减少6211亿元,降幅较2023年(减少5568亿元)进一步扩大。
与此同时,大中型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集体走高,房地产市场不确定性仍是潜在风险点。邮储银行副行长、首席风险官姚红在业绩会上表示,受宏观经济环境、房地产周期、居民收入增速下降等因素共同影响,个人及小微客群的群体抗风险能力总体偏弱,商业银行的零售信贷资产质量波动幅度普遍有所加大。
部分银行房地产业贷款不良率仍在上升,风险值得警惕,比如民生银行、平安银行、兴业银行、渝农商行等。
房地产业放贷力度加大
国有商业银行发挥了金融支持房地产的带头作用。据中国房地产报记者统计,2024年末,六大国有商业银行房地产业贷款总量达到4.45万亿元,一年增长3572.55亿元,增幅为8.54%,超过2023年6.6%的增速。
在6家国有商业银行中,5家银行2024年房地产业贷款规模有所增加,其中工商银行新增信贷投放超过千亿元。
截至2024年末,工商银行房地产业贷款规模为8809.86亿元,较年初新增1187.6亿元,增长15.6%,房地产业贷款在其贷款总量中占比由5.1%升至5.4%
银行涉房贷款,包括对公房地产业贷款(主要为开发贷)以及个人住房贷款(即按揭贷),前者投放力度在加大,后者已持续两年“缩水”。
2024年末,6家国有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规模共计25.19万亿元,一年减少了6211亿元,2023年减少5568亿元,而2022年和2021年分别增加4049亿元和24843亿元。
其中,工商银行、建设银行、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的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分别为6.08万亿元、6.19万亿元、4.98万亿元和4.09万亿元,一年时间分别减少2052.88亿元、1986.67亿元、1863.3亿元和789.97亿元。